谁会想到,凌晨临近零点,第1师指挥部里还在琢磨怎么在云山修整。电话线那头,参谋噼里啪啦敲着电键,声音压得低低的:“师座,快打背包,撤!”气氛变了味,像电线杆上的铁丝,越拉越紧。没人再提睡觉,没人敢托大,真像炸了锅。其实,转折点早在几小时前就埋下,韩军1师刚到云山那会儿,一路还以为大局已定,美援在侧,谁敢碰硬。但白善烨没乐观,近二十年兵也不是白当,路上冷得发慌,周围鹤鸦无声,这点静得不对头。没见老百姓,也听不到鸡鸣狗吠。细节抓得够紧,老白偏爱琢磨这种怪气氛。
路边靠着两个老人,问话只回一句:“山那头有队伍,说话带东北口音。”太模糊,没结论。加派侦察,防点意外。入夜又抓来个俘虏,一身美式棉衣,下脚解放鞋,别提多别扭。押进来刚坐定,白善烨上前,自个儿一句中文问,结果三言两语全招了。39军、50军、150师、师长王家善。
听到名字的时候,白善烨一愣,差点掉了茶杯。没人比他明白分量:昔日奉天军官学校,王家善是操场唯一能一站两小时不动的“老狐狸”,日语夹东北话那种。1938年冬,奉天的操场白雪压得厚,王家善披呢子大衣,手插兜子,又冷又严。最喜欢对身边学生敲打一两句——“想活下去,先把架势看明白。”当兵的都知道,这种老师,多半不是死硬派,反倒是真会看风向的。
掰开王家善的经历,一脚三道门槛。1928年日本留学,九一八抗议后扫地出门,回国钻进东北军,长官变脸挂甲回乡。1933年混迹伪满军,表面装样,私底下暗支南京。到了1945年,苏军来东北,刚想起义就被认成“帮凶”关了监狱。这命运够磨了,能跑出来,靠着关系和脑子。进国民党系统,眼看一滩烂泥,贪腐、拉帮结派全上,哪有盼头。营口打到头,拉着暂58师直接“反水”。
新中国成立,王家善带着部队换身衣服,成了解放军150师。打完西南,调头过江,摇身变志愿军师长。外人说三次“改旗易帜”,细扒底子,全是大东北地面混出来的,前后都没离开那块根。军人的路子,真的谁都不敢笑话。有时候活下去就是道最难的考题。
白善烨跟王家善不一样。平壤人,书香家庭,年纪轻轻读军校,赶上伪满、赶上日本老师,打心眼佩服权势那一套。求升迁,有手腕。1943年进了关东军间岛特设队,鬼子正眼都看他一回。日本一败,提着箱子南下汉城,跑赢追杀队。新朝鲜办军队,正缺人,白善烨成了正规军骨干。一点日本基因加一口流利英语,韩国开国军队里算罕见。大战爆发,守过汉江,扛过平壤,前脚美军都夸他“有能力”。媒体一猛吹,升温叫他“韩军第一战神”。
可战神有战神的困境。队伍拼凑起来,经验水准软的多,补员太快,老兵管不住娃娃。更致命的,纸面漂亮,真打硬仗没见过中国兵。情报说对手是王家善,心理压力直接炸穿脑壳。老上级、师长、教官……这些没法用口号、战略,甚至枪弹来化解。
云山灯火跳动,部队开始撤退,枪都不响,炮都盖上帆布,韩军痛快认了“走为上”,白善烨亲自给美八集团军发电——请骑兵1师顶上,我师后撤整补。美军刚开始还奇怪,心说刚来咋又跑路。下达换防命令,不到一个小时,韩军的步兵溜得比兔子快,拖着满路炮,连火药味都没闻见。
王家善还在北江边,没有过桥,39军先头部队冲进云山,把围歼阵地搭好。美骑兵1师八团被硬生生塞进锅底,成了“替罪羊”。临近拂晓,战场塌下来,1700人,剩二百个回得去。美军气急败坏:这不是韩军被围,是我们美军硬捧锅盖。
韩军第1师安全脱身,固然被顾问写进检讨,说是“胆怯退却”,可从人命上讲,这拨人全带回来了。白善烨不再回云山,整个战争期间也很少正面与王家善交火。很多人觉得,这不是巧合,而是有意规避。真实想法谁也说不清,总归避开锋芒,等于认了对方的牌。
信息战玩到深处,不只是密码、间谍、电台打广告。一句话,一串名单,传进心里,比炸弹吓人。心理防线一破,士气滑坡,战局自己脱轨。老带新的故事每天都反复,谁敢笑白善烨,换了位置未必做得更绝。以后类似情况反复出现在半岛战史里,谁顶谁接锅,留下一地鸡毛和教训,韩军后来逃跑的少了,美军吃亏的多了,两个体系一碰再碰,最后靠真本事博杀。
一纸电报,一句名字。喊出口,战线能崩一半。心理阴影,有时候比枪弹还重。志愿军这一回收获不只是胜利,还有对战争人性的再认识。中朝美三家,谁都在试探极限。谁心理稳,谁能胜到底。战场拼到最后,是武器也好,是名气也好,全都是信息流里的博弈者。这才是真实战场,不是剧本。
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,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忠琦配资-股票杠杆配资-股票可以杠杆-股票杠杆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