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这《甄嬛传》里的皇后,那脑子转得一点不比甄嬛慢。可她最后输得一败涂地,真不是因为智商不够,纯粹是自己作的——坏事干太多,把路全走绝了,正应了那句“多行不义必自毙”。她跟甄嬛的区别就在这儿:皇后做事太狠,一点余地不留;甄嬛呢,懂得给人留面子、帮人难处,身边总有人愿意搭把手,最后靠大伙的力气把皇后拉下马。
有人可能会纳闷:皇后这么能算计,为啥以前总被华妃压一头?其实啊,这都是她故意装的。华妃再得宠,也抢不走她的皇后宝座。你想啊,华妃和端妃家里都是武将,皇上最忌讳武将干政,怎么可能让她们当皇后?华妃还天天觉得自己比皇后厉害,殊不知早就成了皇后手里的棋子。
皇后为啥故意“忍”着华妃?展开剩余76%甄嬛和沈眉庄刚入宫时,皇后本来把甄嬛分到了承乾宫——那地方又大又漂亮,离皇上住的养心殿还近。结果华妃不乐意,直接把甄嬛挪到了偏僻的碎玉轩。当时连皇后的宫女剪秋都替主子抱不平,觉得华妃太嚣张,敢改皇后的主意。
可这压根就是皇后想看到的。她知道皇上喜欢甄嬛,故意把甄嬛捧得高高的,就是为了引华妃吃醋。让华妃动手把甄嬛分到冷宫里,自己既能在皇上面前落个“贤惠”的名声,又能让甄嬛和华妃结仇,简直一举两得。
甄嬛第一次流产,也是皇后布的局。她早就让安陵容在甄嬛的舒痕胶里加了料,让胎像不稳。等时机一到,又撺掇皇上出宫去祈福,故意给华妃留机会。最后甄嬛流产,皇上怪罪华妃,皇后这招不仅除掉了甄嬛的孩子,还让两人的仇更深了,心思是真够深的。
用一个宫女的命,给华妃挖坑华妃总觉得自己能压皇后一头,其实早就被捏得死死的。剧一开始,皇后故意在华妃午睡的时候叫她进宫商量选秀,就是明着说:“我是皇后,你得听我的。” 华妃心里窝火,皇后赏糕点的时候,就让颂芝故意打翻,想让皇后吃瘪。
皇后反倒笑着说:“颂芝是你的陪嫁,哪能做这些活?” 然后顺理成章把自己的宫女福子给了华妃。她太了解华妃沉不住气,肯定会对福子下手。果然没多久,福子就被华妃让人掐死扔井里了。
这事看着最后不了了之,华妃还偷偷得意,可皇上心里已经记下了:华妃这人心够狠。皇上当时沉着脸说“宫女也是八旗出身,你好好查查”,其实就是心里有疙瘩了。皇后用一条人命换华妃在皇上心里留个坏印象,这招够阴的。
华妃倒台,皇后转头就收拾甄嬛华妃失势那阵,年羹尧惹恼了皇上,皇上本来还想给华妃个贵人名分让她养老。甄嬛和沈眉庄恨华妃,就联手彻底扳倒了她。可这一切,皇后早就算到了——她知道凭甄嬛的本事,肯定能除掉华妃,自己坐享其成就行,还不用沾皇上的不快。
但皇后比谁都清楚,华妃一死,甄嬛就成了最大的威胁。甄嬛有才情、有智谋,皇上又宠她,入宫没几年就想封妃,再往后说不定真能动摇自己的后位。所以她立马设了“纯元故衣”的局,让甄嬛彻底失宠。这招狠就狠在掐准了甄嬛的骄傲——她绝不肯当纯元的替身,一旦被揭穿,就再没回头路。
皇后这一路算下来,先利用华妃打压甄嬛,再借甄嬛的手除掉华妃,最后转头就收拾甄嬛,确实步步都算得精。可她错就错在太绝了,对谁都没真心,连自己的亲姐姐都害,身边没一个能信的人。甄嬛虽然也狠,但懂得留余地,帮过沈眉庄、端妃,最后这些人都成了她的助力。说到底,皇后不是输在智商,是输在自己的“不义”上,把所有人都逼成了敌人,最后只能自己摔得粉身碎骨。
发布于:山西省忠琦配资-股票杠杆配资-股票可以杠杆-股票杠杆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